[公告] 紀念創辦人張其昀博士120周年誕辰,啟用「中山樓周邊園區文化記憶庫」


       
文化部於前瞻基礎建設數位建設計畫,提出「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計畫」,加速推動文化資源的開放利用,促進民眾參與在地知識與記憶的保存,透過系統性和主題性的「盤、收、存、取、用」機制,累積和推廣豐富的臺灣原生文化素材。自106年9月起,整合22個縣市政府、117個民間單位、18個中央跨部會及12個文化部部屬博物館,共同協力推動此計畫。

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七樓創辦人張其昀博士文物資料室典藏創辦人之資料甚夥103、104年獲文化部補助陸續整理有關創辦人資料並掃為數位檔10311月啟用「張其昀數位資料庫」外尚有諸多為創辦人任國防研究院主任革命實踐研究院主任期間之資料這批資料均為未公開的文獻資源,有國防研究院創設經過、照片、國防研究院上課講義、研究學員之論文、各種報告、學者專家之演講稿以及建築圖像資料典藏於本校圖書館創辦人之文獻、檔案、書信、照片及手稿等文物,由張海燕董事代表全體再傳繼承人簽署寄託物同意書與寄託物授權同意書,圖書館獲得妥善之整理、保存及維護以及開放供眾使用、助於文化推廣等。

時值政府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計畫」申請「中山樓周邊園區文化記憶庫獲補助二年計畫240萬元本計畫目標:

  1. 整理照片、講義、論文、報告、演講稿以及建築圖像資料,掃描數位化,永續保存國家與地方文獻。
  2. 中山樓周邊園區係指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以中山樓為首,周邊建物有介壽堂、舜水樓、梨州樓、國建館、圓講堂、松柏村等約20棟館樓,目前這些館樓荒廢,具有地域性特色,甚為可惜。本計畫撰述本園區各館樓沿革,名稱釋義及重要人物簡歷,深度轉譯在地知識與文化記憶。
  3. 此園區腹地廣大,光復前曾設草山林間學校,供師生研習與休閒。1949年(民國38年)後陸續作為革命實踐研究院、國防研究院及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青邨幹訓班等機構,學習與培育人才的場所,反映出本園區的歷史意義。本園區權管複雜,本計畫對各機構規畫時間軸示意組織機構與管理單位,並加以概述。
  4. 政府曾在中山樓舉辦國宴、召開國民大會、重要會議及接待國內外貴賓、華僑等之場所,見證社會發展歷程。

本園區各種文獻經掃描數位化,滙入建置多功能數位典藏資料庫平台,保存文獻與檔案公開,開放各界使用,供眾了解本園區的歷史變遷,使永續保存國家與地方文獻,為開創未來地方發展的資訊,以達到收存取用的目的。

        今(2020)年11月中旬為創辦人張其昀博士120周年誕辰紀念,開放啟用中山樓周邊園區文化記憶庫」,用茲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