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書單】站在股神巴菲特身後的巨人:查理蒙格(CHARLES MUNGER)推薦書單
查理蒙格(Charles Munger)是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摯友,過去50年,只要巴菲特碰到難以抉擇的時刻『幫我打給查理!』成了他最常說的話。
這兩位摯友一個住在洛杉磯,一個在西部小城奧瑪哈,相隔兩千五百公里,但是靠著相互的信任與尊重,兩人沒有在電話裏面吵過架。
正是這條電話線,把一個破敗紡織廠,打造成資產達新台幣十兆元的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企業帝國。
巴菲特對他推崇備至,甚至直言說:如果不認識他,我會比現在窮得多!
蒙格,比巴菲特大六歲,同樣出身奧馬哈,兩家人住得很近,卻不認識對方,也許是天意安排,他們竟曾前後在巴菲特爺爺開的雜貨鋪裡,當過小學徒,受過巴菲特爺爺「斯巴達」式的管理教育,他說:「這份工作要求勤奮、精確、長工時,讓我及巴菲特,在日後遇上不順心,都能從容應對!」
在坊間,蒙格常被稱為“站在巴菲特身後的巨人”。他自己也說:“和巴菲特共事這麼多年,我覺得自己只是個註腳。”但事實上,他們合作無間超過50 年。
雖然惺惺相惜,但一開始,蒙格的投資思維,卻帶給巴菲特相當大的衝擊,因為「蒙格主義」衝撞的是他最尊敬的恩師班傑明.葛拉漢(B e n j a m i n G r a h a m)。身為首席高徒,巴菲特一直謹守葛拉漢學派崇尚的「菸屁股哲學」:再好的標的,一定要等價錢低到不能再低的程度,才能買進,出脫時才能大撈一票, 「菸屁股哲學」的背後,其實是貪念作祟。
但蒙格始終反對這種「撿便宜貨」的哲學,他認為,只要謹守「安全邊際」原則,平價的好貨,比便宜的爛貨,更值得投資!要擴張,就必須找到價格合適的「偉大企業」。
一邊是恩師,一邊是一見如故的夥伴,巴菲特承認,確實相當掙扎。他說,一天得聽蒙格這個馬丁路德的「新教」言論,一天又得聽葛拉漢這個「教宗」的正統思想。
最後,是「現實」讓巴菲特站到蒙格這邊。一九七○年代,巴菲特當初低價買進的「菸屁股」公司,波克夏紡織廠,在國外廉價紡織品的競爭下,面臨關廠、裁員的風暴,在求售無門的狀況下,最後只得結束虧損多年的紡織製造。
而美國股市,在一九七○年代的頭兩年,也因為中產階級大量興起,欣欣向榮,連家庭主婦上理髮院也是滿口股票經,一點也不像恩師所言危機重重。巴菲特不得不承認,蒙格「把我從葛拉漢的局限理論中拉了出來,這是股強大的力量,他擴大了我的視野。」
像打通任督二脈一樣,巴菲特戒掉「菸屁股」的習慣後,五十年來,巴菲特口中會下金蛋的金雞,包括:喜詩糖果(See's Candy)、可口可樂、箭牌口香糖(Wrigley)及至最近的柏林頓鐵路運輸公司(BNSF),都不是菸屁股股票。「追求價值而非價格」這個概念,成為波克夏公司文化的基石。
讓查理蒙格勝出的原因無它,正是喜歡閱讀與思考的習慣。
蒙格喜歡翻閱各種書,並堅信它的好處。他說: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來自各行各業)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華倫讀書之多,我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吃驚。我的孩子都笑我,他們覺得我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若紀錄巴菲特一天的行程,會發現他花了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看書,其他的時間都跟一些非常有才華的人進行一對一的交談,有些人的生活越來越好,並不是他們最聰明,但是他們是學習的機器,每天睡覺前的學習讓他們隔天起床更加聰明。
如果你想變得聰明,你必須不斷的追問:『為甚麼!為甚麼!為甚麼!』真正重要的大道理佔了每個領域的95%,所以從每個領域汲取自己所需的95%知識成為思維習慣的一部分,已經相當足夠。
因為蒙格的大量閱讀,甚至讓科技鉅富比爾蓋茲大大讚賞他說:「查理他確實是我遇到過的最淵博的思想家。從經商原則到經濟規律,從學生宿舍的設計到遊艇的設計,他都沒有對手。」
蒙格讓許多人敬佩的,更表現在他對金錢的態度上,他堅信,抱守大筆財富進棺材,是件可恥的事,賺來的錢必須到原來的起點——社會大眾。
有別於巴菲特公開的捐錢,蒙格默默的成立醫院、捐助大學,但要求捐款須用在對的地方。當巴菲特已用私人飛機往來世界時,年逾八十、身價逾新台幣百億元的蒙格,有時仍情願搭商務客機,與一般民眾脫衣、卸裝,在層層的安檢隊伍中排隊。
雖然五十六歲時,蒙格因一場失敗的白內障手術,喪失七成視力,但一點也不影響他後來的成就,他曾表示,「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該投身工作,為他人做出貢獻」。
查理蒙格在他的著作《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一書中,給讀者推薦了許多好書,以下我們就來分享,站在股神巴菲特身後的巨人,查理蒙格(Charles Munger)推薦書單:
|